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运用摇瓶试验研究了吡啶废水的降解及其毒性削减规律.结果表明,废水中主要的致毒物质为吡啶和亚硝酸盐,二者的联合作用为相加作用,且亚硝酸盐对发光细菌的毒性比吡啶的大;吡啶降解过程中废水毒性削减的最佳碳氮质量比为8.0左右;在吡啶降解的初始阶段,亚硝酸盐的生成使得废水毒性略有提高,在降解的后阶段,吡啶和亚硝酸盐质量浓度持续降低,废水毒性不断下降直至基本无毒,说明缺氧反硝化是处理吡啶废水,同时降低其毒性的一种有效方法.
推荐文章
喹啉——含氮杂环化合物杂合体在抗疟疾领域的研究进展
疟疾
疟原虫
含氮杂环化合物
喹啉
杂合体
构-效关系
6-氯吡啶-3-亚甲基取代杂环化合物的合成
吡啶
哌嗪
吡唑酮
杂环化合物
合成
杂环化合物在抗结核领域的研究进展
结核病
结核分枝杆菌
杂环化合物
构-效关系
2-取代杂环化合物的合成
嘧啶
噁唑
噁二唑
噻二唑
合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缺氧条件下含氮杂环化合物吡啶毒性削减研究
来源期刊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杂环化合物 吡啶 缺氧 发光细菌 毒性削减
年,卷(期) 2005,(1) 所属期刊栏目 环境科学与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8-71
页数 4页 分类号 X703
字数 272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3-374X.2005.01.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琪 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326 8093 46.0 74.0
2 顾国维 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272 6212 42.0 63.0
3 李咏梅 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120 1885 24.0 36.0
4 黄明祝 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5 113 5.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54)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4)
198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杂环化合物
吡啶
缺氧
发光细菌
毒性削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月刊
0253-374X
31-1267/N
大16开
上海四平路1239号
4-260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707
总下载数(次)
15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