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记述了在东亚地区首次发现的亚细亚原模鼠(新种)Promimomys asiaticus sp. nov.. 化石产自安徽淮南大居山早上新世的洞穴堆积. 原模鼠最早发现于欧洲, 一般认为它是科中最原始的祖先类型. 我国发现的原模鼠新种以臼齿珐琅质层较厚且分布较均匀, m1的前环构造简单, 无釉岛, 牙齿褶角圆钝等特征而区别于属型种P. cor和其他已知种, 其形态特征显得比欧洲和北美的已知种原始; 显然比内蒙古早上新世的比利克模鼠(Mimomys bilikeensis)还要原始. 它是迄今我国境内发现的类动物中时代最早、最原始的种类. 亚细亚原模鼠的发现对研究类动物的起源和系统演化以及探讨新生代晚期类动物的洲际扩散事件将提供新的重要的信息.
推荐文章
东亚地区"桑黄"物种问题讨论
桑黄
鲍氏针层孔菌
裂蹄针层孔菌
尤地针层孔菌
朝阳地区首次发现黑鹳幼鸟
朝阳地区
首次发现
黑鹳幼鸟
繁殖栖息地
我国东亚海地区海洋发展战略的思考
我国海洋
地区
发展战略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东亚地区首次发现原模鼠(Promimomys, Arvicolidae)
来源期刊 科学通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安徽淮南 早上新世 原模鼠
年,卷(期) 2005,(2) 所属期刊栏目 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2-157
页数 6页 分类号 Q95
字数 615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023-074X.2005.02.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金昌柱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28 189 8.0 13.0
2 张颖奇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12 63 4.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9)
195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安徽淮南
早上新世
原模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科学通报
旬刊
0023-074X
11-1784/N
大16开
北京东城区东黄城根北街16号
80-213
195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887
总下载数(次)
74
总被引数(次)
204018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