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应用高清晰放大胃镜观察研究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小凹形态的特点,并与病理学黏液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进行对照,以提高胃镜下早癌的检出率.方法使用高清晰放大电子胃镜对因上消化道症状就诊的患者进行检查,观察胃黏膜微细形态,并予1%亚甲蓝喷洒,判断肠上皮化生部位,并于各不同形态处取活组织检查.结果入选患者共109例,共观察及活检115个部位,黏膜微细形态可分为6型,其中4型、5型是肠上皮化生的特征性形态,6型是萎缩的特征.结论高清晰放大胃镜下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小凹由正常变为椭圆状甚至绒毛状.依据这些特征可指导活检,避免普通胃镜检查活检的盲目性,提高肠上皮化生的检出率.
推荐文章
113例胃黏膜肠上皮化生逆转治疗体会
幽门螺杆菌
胃黏膜
化生
治疗
窄带成像技术结合放大内镜对Hp感染时胃黏膜改变的研究分析
幽门螺杆菌
放大内镜
窄带成像技术
胃黏膜改变
胃体集合小静脉
根除幽门螺杆菌后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变化
螺杆菌,幽门
肠黏膜
化生
胃黏膜
胃镜检查
蓝激光放大胃镜对胃黏膜萎缩及肠上皮化生的诊断价值
蓝激光放大胃镜
胃粘膜萎缩
肠上皮化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放大内镜对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及萎缩的观察研究
来源期刊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放大内镜 胃黏膜肠上皮化生 胃小凹
年,卷(期) 2005,(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4-166
页数 3页 分类号 R3
字数 244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007-5232.2005.03.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于中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疾病中心 75 752 14.0 24.0
2 于永征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疾病中心 23 218 8.0 14.0
3 王沧海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疾病中心 26 212 7.0 1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6)
同被引文献  (62)
二级引证文献  (226)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0)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8(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09(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0(12)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1(1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2(1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3(1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4(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2)
2015(3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4)
2016(3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7)
2017(2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8(1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9(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放大内镜
胃黏膜肠上皮化生
胃小凹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月刊
1007-5232
32-1463/R
大16开
南京市紫竹林3号
28-105
199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352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5277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