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QCr0.8与1Cr21Ni5Ti异种材料对接接头进行了钢侧偏束电子束焊接试验.采用光学金相、电子探针、能谱分析和X射线衍射相分析方法对接头组织结构、成分分布及相组成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偏钢焊缝组织大部分为α+ε支晶相,且α相的含量要高于ε相,只在焊缝顶部偏铜侧形成了少量的Cu(ss.Fe)相组织,无脆性相生成;偏钢量hs直接影响接头区的组织结构和熔接状况,hs较小时有少量的QCr0.8金属熔入到焊缝中,焊缝与QCr0.8基体的组织和成分差异较大;随hs的增加,虽接头组织均匀化程度有所提高,但由于不均衡热输入及铬青铜的快速热传导性,导致铜侧母材的熔合状况不良.hs的小范围增加即可导致QCr0.8母材的基本不熔化,形成局部焊合或未焊合的接头.
推荐文章
30mm厚不锈钢电子束焊接接头组织与性能
电子束焊接
不锈钢
接头组织
力学性能
316L不锈钢电子束锁底焊接接头成形及显微组织
焊接
316L不锈钢
电子束焊接
焊缝成形
显微组织
双相不锈钢车体电阻点焊接头组织和性能
双相不锈钢
电阻点焊
焊接电流
拉剪力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铬青铜与双相不锈钢偏钢电子束焊接头组织及相构成
来源期刊 焊接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电子束焊接 组织 相构成
年,卷(期) 2005,(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9-92
页数 4页 分类号 TG401
字数 293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3-360X.2005.11.02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冯吉才 哈尔滨工业大学现代焊接生产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336 5378 36.0 55.0
2 何景山 哈尔滨工业大学现代焊接生产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48 448 11.0 18.0
3 张秉刚 哈尔滨工业大学现代焊接生产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101 1262 18.0 30.0
4 吴林 哈尔滨工业大学现代焊接生产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200 4995 40.0 5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44)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3(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4(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电子束焊接
组织
相构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焊接学报
月刊
0253-360X
23-1178/TG
大16开
哈尔滨市和兴路111号
14-17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192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6527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