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沦陷前后的上海电影界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正式开始,随后,中国的"好莱坞"上海被日军占领.由于电影制片厂位于租界之内,因此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得以免遭日军的直接占领,但所摄制的影片必须在接受日军审查后方能上映.一部分电影界人士决心继续坚持拍摄抗日电影,或者希望参加慰问前线和抗日宣传的流动剧团,于是纷纷离开了上海.他们活动的据点,主要有被日军占领之前的武汉,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的香港,还有国民政府的战时陪都重庆,以及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士有剧作家夏衍,导演孙瑜、袁牧之、史东山、沈西苓、蔡楚生、应云卫、司徒慧敏,演员赵丹、白杨、陈波儿等人,其次还有不愿意在日本统治下拍摄电影而转入演剧活动的人们,如费穆和吴永刚等人.
推荐文章
浅析二战中美国孤立主义的终结
美国
孤立主义
终结
论法国在二战中迅速沦陷的原因及对同盟国战略的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
法国
沦陷原因
同盟国战略
二战后美国国际教育交流的发展及其效应分析
美国教育
国际教育交流
经济效应
政治效应
文化传播效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尴尬的妥协与艰难的抗争——从“孤岛”沦陷到二战结束时期的上海电影
来源期刊 社会观察 学科 社会科学
关键词 上海 二战 尴尬 抗争 妥协 中国电影史 百年纪念 发展历程 发祥地 电影人 民族 处事
年,卷(期) shkxwz_2005,(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38
页数 3页 分类号 C95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上海
二战
尴尬
抗争
妥协
中国电影史
百年纪念
发展历程
发祥地
电影人
民族
处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社会科学文摘
月刊
2096-1979
31-2120/C
大16开
上海市淮海中路622弄7号328室
4-918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963
总下载数(次)
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