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以氯化丁基橡胶(CIIR)与聚丙烯酸酯(PMAc)制备互贯聚合物网络(IPNs),实现了将CIIR阻尼功能区向高温区的拓展. DMA测试结果表明,第1网络CIIR的交联剂用量,第2网络聚丙烯酸酯(PMAc)的类型和比率、交联剂种类及用量对阻尼性能有较大影响. 当m(CIIR)∶m(PBMA)为(80~60)∶m(20~40)时,CIIR/PBMA IPNs可形成阻尼平台区(10 Hz下,tanδmax≥0.65,tanδ>0.3的有效阻尼功能区可从-50 ℃持续至60 ℃);同时CIIR/PEA IPNs具有较高的阻尼值(tanδmax≥1.24);样品的TEM形貌分析表明,CIIR/PMAc IPNs的相畴尺寸在100~200 nm之间,2组分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容性.
推荐文章
氯化丁基橡胶复合阻尼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氯化丁基橡胶
互贯聚合物网络
聚(甲基)丙烯酸酯
阻尼性能
微观相态结构
耗散系数
阻尼乳胶IPNS膨胀型阻燃涂料的研究
阻尼乳胶IPNs
阻燃剂
多聚磷酸铵
三聚 氰铵
季戊四醇
聚氯乙烯共混改性氯化丁基橡胶阻尼材料性能
聚氯乙烯
氯化丁基橡胶
共混
阻尼性能
改性橡胶
复合BaTiO3对聚氨酯基互穿聚合物网络阻尼性能的影响
BaTiO3
互穿聚合物网络(IPNs)
复合材料
阻尼性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CIIR/PMAc IPNs阻尼性能
来源期刊 应用化学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氯化丁基橡胶 互贯聚合物网络 聚(甲基)丙烯酸酯 阻尼性能
年,卷(期) 2005,(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2-386
页数 5页 分类号 O631|TQ316.6
字数 297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0518.2005.04.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建华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 146 1811 22.0 33.0
2 黄光速 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62 853 18.0 27.0
3 何显儒 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6 222 6.0 6.0
4 江璐霞 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39 851 19.0 28.0
5 赵小东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 16 219 9.0 14.0
6 张俊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 2 36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3)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氯化丁基橡胶
互贯聚合物网络
聚(甲基)丙烯酸酯
阻尼性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应用化学
月刊
1000-0518
22-1128/O6
大16开
长春市人民大街5625号
8-184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741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4690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