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背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低通气患者的呼吸紊乱严重度与睡眠体位有关,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将OSA患者分为体位型和非体位型两种类型.目的:比较体位型与非体位型OSA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睡眠体位与OSA患者呼吸功能的关系.设计:以OSA患者为研究对象的观察对比研究.单位: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的睡眠呼吸监测中心.对象:选择1998-10/2002-05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呼吸内科睡眠呼吸监测室就诊并行整夜多导睡眠仪检查的患者共225例.纳入标准:①AHI≥l0次/h者,②平卧位及侧卧位睡眠时间≥30 min者,③年龄≥20岁者.排除标准:①年龄<20岁者,②患重大躯体疾病者.其中63例为体位型,162例为非体位型.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整夜多导睡眠仪检查,同时详询患者病史和进行体格检查,应用体积描计仪进行呼吸功能测定.比较体位型与非体位型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特征、肺功能参数及多导睡眠图资料.应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探讨决定患者为体位型或非体位型的因子.主要观察指标:主要结局: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多导睡眠图资料及肺功能比较.次要结局:OSA患者的分型与临床资料各项目的相关性.结果:225例OSA患者中体位型患者共63例(28%),体位组和非体位组患者体质量指数分别(27.97±3.21),(26.22±2.72)kg/m 2(t=3.977,P<0.01).两组多导睡眠图资料比较,体质量指数匹配前除侧卧位睡眠时间、平卧位睡眠时间、侧卧位最低血氧饱和度及基础血氧饱和度外,其他项目两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 01);匹配后除两组夜间肢体运动次数差异无显著意义外,其余结果与原始组比较结果相同.两组肺功能参数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决定为体位或非体位患者的主要因子为AHI和体质量指数,两因子的预测能力为26.2%;直线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全组及非体位组患者,睡眠呼吸紊乱度(AHI及血氧饱和度)与体质量指数显著相关(P<0.05或P<0.01),而在体位组,两者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约1/3的OSA患者可归类为体位型,这类患者应对睡眠姿势训练治疗反应良好,可以保留足够的上气道通畅性,减轻睡眠呼吸阻塞程度,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