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酒泉地区苜蓿蚜虫Aphis craccivora主要在夏初造成危害,适宜繁殖温度为25~30 ℃,尤其当空气湿度大的时候容易发生.调查时依据每百株虫数500以下,500~2 000,2 000~8 000,8 000~32 000,32 000以上把苜蓿受害分为1~5级,分别占受害面积的19%,30%,24%,14%,13%.蚜虫发生在3级以下时,可利用当地光照充足、气候干燥的特点,采取提前收割、易地晾晒的方法进行防治.蚜虫发生在3级以上时,只靠提前收割不能彻底清除,刈割后必须对留茬进行化学处理.蚜虫发生严重,植株低于70 cm或者套播作物时,用化学防治法可以保证产量和种植户的利益.化学防治见效快、杀灭彻底、残留低的药品及用量为: 15%吡虫啉5 000倍液0.3 kg/hm2;25%丰收宝2 000倍液1.5 kg/hm2.
推荐文章
宁夏农区苜蓿产业化生产技术示范研究报告
苜蓿
产业化
生产技术
示范
研究报告
简述苜蓿的产业化开发
苜蓿产业化
深加工技术
综述
关于新疆苜蓿产业化的发展思路
苜蓿
草产品
产业化
加速实现南疆农区牛、羊产业化生产的思考
饲料资源
产业化生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苜蓿产业化生产中蚜虫危害及防治方法研究
来源期刊 草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苜蓿 酒泉地区 蚜虫 苜蓿产业化 丰收宝 吡虫啉
年,卷(期) 2005,(10) 所属期刊栏目 草地保护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4-77
页数 4页 分类号 S433.4
字数 333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0629.2005.10.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新全 四川农业大学草业科学系 321 4797 35.0 49.0
2 刘金平 四川农业大学草业科学系 52 739 18.0 24.0
6 刘瑾 1 24 1.0 1.0
7 张晓琴 3 27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9)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107)
二级引证文献  (100)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2(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4(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5(1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6(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7(2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8(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9(1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20(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苜蓿
酒泉地区
蚜虫
苜蓿产业化
丰收宝
吡虫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草业科学
月刊
1001-0629
62-1069/S
大16开
兰州市嘉峪关西路768号
54-51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019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7500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