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循环伏安及循环伏安-光谱电化学方法研究了铁-邻菲咯啉配合物的电化学行为,Fe2+与邻菲咯啉生成1:3配合物,给出一对受扩散控制的可逆氧化还原峰.自由Fe2+在-0.24V电位处,给出了一表面控制的不可逆还原峰.由氧化过程中的光谱电化学数据获得式电位为E0=0.875V(vs.Ag/AgCl)和电子转移数为n=1.0.由还原过程的循环伏安-光谱电化学数据发现,[Fe(phen)3]3+的电化学还原过程为产物弱吸附的自加速过程,获得裸电极上的标准速率常数为k0=1.14×10-3cm/s,电子转移系数为α=0.189.Langmuir吸附常数β=0.059(±0.007),吸附表面上的电子转移系数为αa=0.313,反应速率常数为k0a=1.24(±0.17)×10-3(cm/s),式电位为:0.11±0.01V(SD=0.184).
推荐文章
靛蓝磺化物还原隐色和氧化脱色的薄层光谱电化学研究
光谱电化学
靛蓝磺化物
脱色
紫外可见光谱
氧化还原
疏水型邻菲咯啉铁(Ⅱ)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电化学行为
疏水型邻菲咯啉铁(Ⅱ)
合成
核磁共振氢谱
循环伏安法
方波伏安法
阿霉素的光谱电化学研究
阿霉素
光谱电化学
循环伏安
半醌自由基
电极反应机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铁-邻菲咯啉配合物的循环伏安-光谱电化学研究
来源期刊 光谱实验室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循环伏安 长光程薄层光谱电化学 铁-邻菲罗啉配合物
年,卷(期) 2005,(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97-900
页数 4页 分类号 O657.14
字数 235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8138.2005.05.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健 辽宁省高校生物系统进化与农业生态重点实验室沈阳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3 8 2.0 2.0
2 朱永春 辽宁省高校生物系统进化与农业生态重点实验室沈阳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5 27 4.0 5.0
3 孙晶 辽宁省高校生物系统进化与农业生态重点实验室沈阳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1 6 1.0 1.0
4 袁柏青 辽宁省高校生物系统进化与农业生态重点实验室沈阳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2 6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35)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0(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循环伏安
长光程薄层光谱电化学
铁-邻菲罗啉配合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光谱实验室
双月刊
1004-8138
11-3157/O4
16开
北京市高梁桥斜街13号院35号楼204室
82-863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77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3713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