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激活型缓冲体系对碱性磷酸酶测定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参考范围调查,临床病例标本和临床随机成人血清中碱性磷酸酶的测定,分析比较3种不同缓冲体系测定方法之间的差异.结果二乙醇胺、2-乙基氨基乙醇、2-氨基-2-甲基-1-丙醇3种不同缓冲体系的方法测定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参考范围分别为:(98±57)U/L、(86±44)U/L、(75±42)U/L;组间比较P<0.05.221例7组肝病患者标本用3种方法测定,组间结果比较,P<0.05.成人随机标本109例,3种方法的结果比较,P<0.05.结论不同缓冲体系的测定方法对ALP测定的结果差别很大,即使底物相同,采用不同激活型缓冲体系,也会对测定结果带来较大差异,其参考范围也不一致.
推荐文章
镧离子对碱性磷酸酶的作用
碱性磷酸酶/药物作用
镧/药理学
内源性荧光
荧光淬灭
册亨县油茶林地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分析
土壤
碱性磷酸酶
活性
分析
海洋中碱性磷酸酶及其活性的研究进展
磷限制
碱性磷酸酶
生物群落组成
初级生产力
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金属离子及脲对中华蜜蜂工蜂碱性磷酸酶的影响
中华蜜蜂
工蜂
碱性磷酸酶
金属离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激活型缓冲体系对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临床检验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碱性磷酸酶 缓冲体系 参考值
年,卷(期) 2005,(6)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23-424
页数 2页 分类号 R446.1
字数 183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764X.2005.06.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郑铁生 江苏大学医学技术学院 45 250 9.0 13.0
2 张徐 江苏大学医学技术学院 27 108 7.0 9.0
3 吴志勇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检验科 7 58 5.0 7.0
4 叶立新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检验科 11 62 5.0 7.0
5 薛锦 江苏大学医学技术学院 3 33 3.0 3.0
6 盛微翔 江苏大学医学技术学院 3 33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1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碱性磷酸酶
缓冲体系
参考值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检验杂志
月刊
1001-764X
32-1204/R
大16开
南京市中央路42号
28-104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950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395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