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采用压敏片技术测量髋臼横断骨折及采用不同内固定方法后臼顶负重区的负重面积.方法:取成年男性防腐尸体骨盆5具(含双侧股骨中上段).标本分为如下各组:Ⅰ组(完整骨盆),A组(前柱单钢板内固定),B组(后柱单钢板内固定),C组(前柱单钢板加后柱单钢板内固定),D组(前柱拉力螺钉加后柱单钢板内固定),用特制的夹具将骨盆和股骨固定于单足站立中立位,去除髋关节囊,将压敏片贴于股骨头上,分别测量各组标本髋臼臼顶负重区的负重面积,对所得数据通过SPSS 10.0软件进行方差齐性检验,LSD法多重比较.结果:Ⅰ组,A组,B组,C组,D组的臼顶负重区负重面积(cm2)分别为:4.43±0.57、2.36±0.42、2.61±0.44、3.30±0.52、34±0.41.对以上5组中臼顶负重面积进行LSD法多重比较,结果为Ⅰ组与A、B、C、D四组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ⅠA<0.01,PⅠB<0.01,PⅠC<0.05,PⅠD<0.05),A组与B组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AB>0.05),C组与D组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CD>0.05),A、B两组与C、D两组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AC<0.05,PAD<0.05,PBC<0.05,PBD<0.05).结论:对于髋臼横断骨折,即使给予解剖复位内固定,髋臼臼顶负重面积也不能恢复至正常.双柱内固定同单柱内固定相比,能增加臼顶负重区负重面积,因此从生物力学的角度看,对于髋臼横断骨折,双柱内固定优于单柱内固定.
推荐文章
髋臼骨折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
髋臼骨折
切开复位
内固定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
髋臼骨折
切开复位
内固定
骨盆重建钢板
螺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髋臼横断骨折不同内固定方法对臼顶负重面积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骨伤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髋臼 横断骨折 负重面积
年,卷(期) 2005,(2) 所属期刊栏目 髋臼骨折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1-84
页数 4页 分类号 R68
字数 360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0034.2005.02.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英泽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创伤急救中心 458 3766 26.0 37.0
2 宋朝晖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创伤急救中心 48 360 11.0 16.0
3 赵立力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创伤急救中心 9 58 4.0 7.0
4 潘进社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创伤急救中心 161 1257 18.0 27.0
5 王庆贤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创伤急救中心 45 335 9.0 17.0
6 李亚洲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创伤急救中心 36 267 9.0 1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4)
19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髋臼
横断骨折
负重面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骨伤
月刊
1003-0034
11-2483/R
大16开
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甲16号
82-393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227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6183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