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针灸治疗脑梗死的优选方案及其机理.方法:将63例脑梗死病人按正交设计方案随机分组,分别采用行针次数(A)、留针时间(B)、针具(C)、穴位(D)4因素及相应的3水平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和胰岛素抵抗(IR)的改变.结果:D、A对两者都有非常明显的影响(P<0.01);B有明显的影响(P<0.05);而C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影响不大(P>0.05),对IR改善则有非常明显的影响(P<0.01);D是针灸治疗脑梗死的最主要影响因素.结论:调督为主针法、行针2次、留针60分钟是这个实验中的最佳方案;对IR的良性调整作用是其获效的机理之一.
推荐文章
不同方法治疗脑梗死的优选方案及机制
针刺
脑梗死
正交设计
康复
脑梗死患者上肢瘫针刺治疗方案的优选及其对内皮素的影响
脑梗死
上肢瘫
针刺疗法
优选方案
正交设计
Fugl-Meyer积分
内皮素
脑梗死偏瘫针灸与康复治疗方案的优选
脑梗死
针灸
康复
正交设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脑梗死针灸治疗方案的优选及对IR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针灸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脑梗塞/针灸疗法 胰岛素抗药性/针灸疗法 研究设计
年,卷(期) 2005,(2)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9-81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46.6
字数 352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运珠 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 28 204 9.0 13.0
2 陈文 51 295 8.0 16.0
3 窦维华 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 29 219 9.0 14.0
4 黄鼎坚 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 12 82 5.0 9.0
5 陈尚杰 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 19 125 6.0 10.0
6 周开斌 20 92 6.0 8.0
7 罗本华 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 73 225 9.0 12.0
8 林周杰 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 4 34 2.0 4.0
9 刘彪 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 4 12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脑梗塞/针灸疗法
胰岛素抗药性/针灸疗法
研究设计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针灸
月刊
0255-2930
11-2024/R
大16开
北京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2-53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027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1320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