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用芯片显色法检测HBV DNA在前C/C区、BCP区、P区基因突变来探讨拉米夫丁使用与HBV基因多态性关系.方法用含有HBV DNA前C区1896、1814和BCP区1762、1764以及P区552位点突变信息的探针芯片与HBV DNA杂交,采用显色方法判断结果,检测184例乙型肝炎患者HBV基因多态性,并将拉米夫丁治疗组和非拉米夫丁治疗组HBV基因多态性进行比较.结果 184例乙肝患者中,前C区1896、1814和BCP区1762、1764以及P区552位点的突变率分别为28.8%、22.2%、25.5%、29.8%和7.0%;拉米夫丁治疗组和非拉米夫丁治疗组P区552位突变率分别为44.4%和8.7%.结论乙肝患者HBV DNA前C区和BCP区的突变与肝炎慢性化、肝硬化以及HBeAg表达有关;拉米夫丁的使用在HBV DNA P区基因突变中起重要作用.
推荐文章
基因芯片联合检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相关基因的多态性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基因多态性
Logistic分析
Real-time PCR、焦磷酸测序及基因芯片快速检测ALDH2?2基因多态性
ALDH2
多态性
焦磷酸测序
Real-time PCR
基因芯片
VDR基因多态性与HBV宫内感染的相关性
维生素D受体
基因多态性
肝炎病毒,乙型
宫内感染
VDR基因多态性与HBV宫内传播的相关性研究
维生素D受体
基因多态性
乙型肝炎病毒
宫内感染
遗传易感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芯片显色法检测HBV基因多态性临床应用
来源期刊 江西医学检验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芯片 多态性现象 HBV DNA 显色法 拉米夫丁
年,卷(期) 2005,(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3-315
页数 3页 分类号 R446.62|R373.2+1|Q812|Q344+12
字数 254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1129.2005.04.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建龙 中国科学院上海信息与微系统研究所 140 1166 18.0 26.0
2 郭乃洲 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 11 65 2.0 8.0
3 王万相 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 10 74 3.0 8.0
4 马达 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 8 70 3.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芯片
多态性现象
HBV
DNA
显色法
拉米夫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实验与检验医学
双月刊
1674-1129
36-1298/R
大16开
江西省南昌市省政府大院西二路4号
44-94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393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2622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