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风情万种的柳树,古往今来,不知撩逗了人们多少绵绵的情思.一、折柳杨柳东风树,青青夹玉河.近来攀折者, 应为离别多.(王之焕《送别》)折柳送别,这一民俗始于汉代.《三辅黄图》载: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李
推荐文章
我国古代文献中冬虫夏草的考辩
古代文学作品
冬虫夏草
考辩
我国古代花木文献要述
古代
花木
历史文献
试析视听媒体语言的雅与俗
媒体语言
通俗
高雅
雅俗共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我国古代的柳俗
来源期刊 语文天地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咏柳》 《送别》 我国古代
年,卷(期) 2005,(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23
页数 2页 分类号 G634.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咏柳》
《送别》
我国古代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语文天地(初中版)
月刊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427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69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