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目的探讨血小板膜糖蛋白(glycoprotein,GP)Ia C807T基因多态性与脑血管疾病遗传易感性的关系及发生机制.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139例脑梗死患者、51例脑出血患者及120名正常对照者的GPIa C807T基因型,比浊法检测血小板聚集率.结果年龄≤60岁的脑梗死患者和高危脑梗死患者的T807等位基因频率与正常对照者相比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脑出血组患者C807等位基因频率与正常对照者相比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对照组与脑梗死组,GPIa 基因T等位基因携带者加入胶原90 s时血小板聚集率较非T等位基因携带者显著增高(P<0.05),而两者最大血小板聚集率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P>0.05).结论血小板膜GPIa T807等位基因可能是年轻脑梗死患者和高危脑梗死患者的遗传危险因素,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血小板聚集功能的迅速启动有关.
推荐文章
血小板膜糖蛋白IaC807T多态性与阿司匹林抵抗的研究
阿司匹林抵抗
血小板聚集
糖蛋白Ia
基因多态
血小板膜糖蛋白Ia-807基因多态性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关系
多态现象
遗传
脑梗塞
血小板膜糖蛋白类
血小板膜糖蛋白Ⅰa-807T基因多态性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关系
心肌梗死
急性
血小板膜糖蛋白
多态性
基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血小板膜糖蛋白Ia C807T基因多态性与脑血管疾病易感性的关系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学科
关键词 糖蛋白 基因多态性 脑血管疾病
年,卷(期) 2005,(8)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12-614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4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05.08.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红兵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内科 13 92 6.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6)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糖蛋白
基因多态性
脑血管疾病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全科医学
旬刊
1007-9572
13-1222/R
大16开
1998-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1368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