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对陕西产秦艽Centiana macrophylla根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方法:利用多种色谱手段对秦艽的脂溶及水溶部分进行分离;用UV,IR,MS,1H-,13C-NMR等技术及对照品对照进行鉴定.结果:鉴定了8个化合物,其中脂溶部位4个,分别是:5-羧基-3,4-二氢-1H-2-苯并吡喃-1-酮(5-carboxyl-3,4-dihydrogen-1H-2-benzopyran-1-one1),红白金花内酯(erythrocentaurin 2),栎瘿酸(roburic acid 3),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 4).水溶部位4个:龙胆苦苷(gentiopicroside 5),獐牙菜苦苷(swertiamarine 6),獐牙菜苷(sweroside 7),6′-O-β-D-葡萄糖基龙胆苦苷(6′-O-β-D-glucosylgentiopicroside 8).结论: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红白金花酸,2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得,8为首次从秦艽中分得.
推荐文章
小秦艽化学成分研究
小秦艽
化学成分
藏药化学成分的研究
藏药
化学成分
宁夏产栽培秦艽脂溶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秦艽
结构鉴定
化学成分
宁夏产栽培秦艽水溶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秦艽
结构鉴定
化学成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陕西产秦艽的化学成分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中药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秦艽 化学成分 红白金花酸
年,卷(期) 2005,(1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19-1522
页数 4页 分类号 R284.1
字数 408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1-5302.2005.19.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文基 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40 1741 21.0 36.0
2 涂光忠 38 771 15.0 27.0
3 陈千良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8 212 6.0 8.0
4 石张燕 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8 151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9)
同被引文献  (186)
二级引证文献  (396)
195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7)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6)
  • 引证文献(14)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9(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0(30)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11(28)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12(39)
  • 引证文献(11)
  • 二级引证文献(28)
2013(4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8)
2014(62)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56)
2015(39)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33)
2016(5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54)
2017(60)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53)
2018(2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6)
2019(4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5)
2020(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秦艽
化学成分
红白金花酸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中药杂志
半月刊
1001-5302
11-2272/R
大16开
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2-45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538
总下载数(次)
3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