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臭氧技术应用于中药粉的灭菌.方法采用气悬浮臭氧逆流接触灭菌方法,对砂仁、豆蔻等原生药粉及六味地黄丸等制剂的混合药粉进行灭菌处理,进行灭菌效果观察及工艺条件筛选;选择山茱萸等六味药材的原生药粉,进行流通蒸汽灭菌、干热灭菌、60Co辐射灭菌和臭氧灭菌的比较研究,在统计比较样品灭菌效率的同时,分别对其灭菌前后的X射线衍射光谱(XRD)和红外光谱(IR)进行聚类分析,以探讨化学成分的变异,并对样品中目标成分丹皮酚、熊果酸的含量损失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臭氧灭菌法对样品的灭菌率平均为95.24%,比干热灭菌法高6.81%,稍低于60Co辐照灭菌法和流通蒸汽灭菌法;对样品化学成分的影响较小,其优越性高于流通蒸汽灭菌法和干热灭菌法.结论臭氧技术用于中药粉的灭菌效果稳定,对成分损坏较小,可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同上下游工序联动操作,是中药大生产中对入药生药原粉在线灭菌的优良方法.
推荐文章
培元通脑胶囊中肉桂药粉灭菌方法研究
灭菌方法
肉桂
原生药粉
中药原生药粉的灭菌方法及其设备选型
中药原生药粉
灭菌方法
灭菌设备
灭菌性能
确认方法
中药合理辐照灭菌剂量设定的初步研究
中药
辐照
剂量设定
标准抗性分布
中药灭菌方法探讨
中药灭菌
指导原则
灭菌方法
辐射灭菌
环氧乙烷灭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药粉气悬浮臭氧逆流接触灭菌方法的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药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臭氧灭菌 中药粉 灭菌率 成分
年,卷(期) 2005,(9)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84-688
页数 5页 分类号 R283
字数 353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1-2494.2005.09.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宋丽丽 59 606 14.0 21.0
2 张瑜 74 446 12.0 17.0
3 卢鹏伟 10 125 6.0 10.0
4 范丙义 11 225 9.0 11.0
5 张启明 4 115 4.0 4.0
6 谷传动 1 9 1.0 1.0
7 何颖 1 9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72)
二级引证文献  (3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5(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臭氧灭菌
中药粉
灭菌率
成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药学杂志
半月刊
1001-2494
11-2162/R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建外大街四号建外SOHO九号楼18层
2-232
195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510
总下载数(次)
18
总被引数(次)
10131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