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刘熙载<艺概·文概>称道<孟子>的论辩"析义至精"而"用法至密".至精至密的论辩艺术是<孟子>散文的显著特色.孟子一生周游列国,自述"余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其时,"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故"夫子好辩"(<滕文公下>).
推荐文章
《孟子》中“以”的用法研究
“以”动词
介词
连词
界定
陈残云岭南散文的艺术特色
陈残云
岭南散文
艺术特色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析义至精 用法至密——谈谈教材《孟子》散文的论辩艺术
来源期刊 现代语文:高中读写与考试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论辩艺术 《孟子》 散文 用法 教材 时代风气 刘熙载
年,卷(期) 2005,(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25
页数 2页 分类号 I267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论辩艺术
《孟子》
散文
用法
教材
时代风气
刘熙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
月刊
1008-8024
37-1333/G4
山东曲阜师范大学1号行政办公楼
24-151
出版文献量(篇)
16058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