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氟喹诺酮类药物对乳胶镀膜尿管形成生物膜的膜内细菌的清除效应.方法以平板培养法建立体外乳胶尿管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模型;采用双倍稀释法测定环丙沙星(CI)、司帕沙星(SPLX)、加替沙星(GTX)、头孢他定(CAZ)及头孢噻肟(CTX)的最低杀菌浓度(MBC)和对浮游铜绿假单胞菌的杀菌曲线(Time-Kill curve).结果氟喹诺酮类药物对浮游细菌的杀菌作用,各种抗生素由强到弱的顺序是:加替沙星>头孢他定>司帕沙星>环丙沙星>头孢噻肟.5种抗生素在32MBC浓度时8h内均能完全清除细菌.对于生物被膜内细菌的杀菌活性,以司帕沙星、加替沙星最强.环丙沙星杀菌作用与加替沙星相似,头孢噻肟对生物被膜内细菌的清除作用最差.结论氟喹诺酮类药物对于生物被膜有较强的渗透性,尤以司帕沙星和新药加替沙星最强,而抗铜绿假单胞菌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头孢他定和头孢噻肟对于生物膜内细菌难于清除.
推荐文章
铜绿假单胞菌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作用的研究
铜绿假单胞菌
喹诺酮类
耐药
3种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体外抗生素后效应研究
左氧氟沙星
司帕沙星
环丙沙星
抗生素后效应
铜绿假单胞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肠埃希氏菌
大肠杆菌、金葡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研究
喹诺酮类耐药性
耐药因素
细菌形态改变
耐喹诺酮类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分子机制研究
反耐喹诺酮类
铜绿假单胞菌
耐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氟喹诺酮类药物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的清除效应
来源期刊 重庆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喹诺酮类药物 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 清除
年,卷(期) 2005,(4) 所属期刊栏目 经验交流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92-594
页数 3页 分类号 R978.1
字数 271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8348.2005.04.06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在贤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 80 331 9.0 13.0
2 杜虎 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12 69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25)
二级引证文献  (23)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喹诺酮类药物
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
清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重庆医学
半月刊
1671-8348
50-1097/R
大16开
重庆市渝北区宝环路420号
78-27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732
总下载数(次)
32
总被引数(次)
1936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