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大鼠颈动脉经球囊损伤后在体外培养2周后内膜是否发生增生.方法选取10只健康的Wistar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体外培养14d,苏木素伊红染色后进行光镜、透射电镜观察以及抗α-肌动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与正常组血管培养后进行形态学比较.结果光镜结果可见正常组动脉血管的内膜、中膜、外膜结构完整,培养14d后内膜无明显增生,而损伤组动脉血管有新内膜形成,与正常组相比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新内膜细胞α-SM-acti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为阳性.电镜结果可见细胞轮廓清晰,细胞核无碎裂、溶解等现象;细胞内线粒体形态、结构正常.结论大鼠颈动脉经球囊损伤后在体外培养2周后有新内膜形成,内膜增生是由于中膜平滑肌细胞的向内膜层的迁移和增殖.
推荐文章
香叶醇对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内膜增生的抑制作用
颈动脉损伤
血管内膜
氧化性应激
大鼠, Sprague-Dawley
疾病模型,动物
香叶醇
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性衰老的实验研究
血管平滑肌细胞
增生性衰老
球囊损伤
血管再狭窄
褪黑素减轻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的内膜增生
褪黑素
球囊损伤
炎性反应
内膜增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体外培养内膜增生的形态学研究
来源期刊 重庆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颈动脉 器官培养 新内膜形成 透射式电镜
年,卷(期) 2005,(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74,576
页数 2页 分类号 R365.543
字数 192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8348.2005.04.05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何国祥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心内科 121 500 11.0 15.0
2 黎军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心内科 5 15 3.0 3.0
3 唐兵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心内科 8 22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4)
198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颈动脉
器官培养
新内膜形成
透射式电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重庆医学
半月刊
1671-8348
50-1097/R
大16开
重庆市渝北区宝环路420号
78-27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732
总下载数(次)
32
总被引数(次)
1936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