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用第一性原理的总能计算研究了Cu(100))面的表面结构、弛豫以及氧原子的(√2×2√2)吸附状态.计算给出了Cu(100)(√2×2√2)R45°-O吸附表面的结构参数,并得到了上述结构下氧吸附的Cu(100)表面氧原子和各层Cu原子的电子态密度.计算得到的吸附表面功函数φ为4.58 eV,与清洁Cu(100)表面功函数(~4.53 eV)几乎相同.吸附氧原子与最外层铜原子之间的垂直距离约为0.02 nm,其能带结构体现出一定的金属性,同时由于Cu-O的杂化作用在费米能以下约6.4 eV附近出现了局域的表面态.可以认为,在Cu(100)(√2×2√2)R45°的氧吸附表面结构下,吸附氧原子和衬底之间的结合主要来源于表面最外层铜原子与氧原子的相互作用.
推荐文章
Mg2Ni-Cu体系相结构稳定性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密度泛函理论
Mg2Ni相
合金形成热
电子结构
Cl-在Al(100)表面吸附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密度泛函理论
表面吸附
吸附能
表面
密度泛函理论研究NO在CuO(111)的表面吸附
量子化学
密度泛函理论
纳米CuO
NO
吸附
Pu(100)表面吸附CO_2的密度泛函研究
密度泛函理论
Pu(100)
CO_2
吸附和解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Cu(100)(√2×2√2)R 45°-O的表面结构与电子态的密度泛函研究
来源期刊 物理学报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Cu(100)(√2×2√2)R45°-O表面 缺列再构 表面电子态
年,卷(期) 2005,(11) 所属期刊栏目 凝聚物质:电子结构、电学、磁学和光学性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350-5355
页数 6页 分类号 O4
字数 367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3290.2005.11.06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文斌 浙江大学物理系 31 89 5.0 7.0
2 陶向明 浙江大学物理系 35 141 7.0 10.0
3 谭明秋 浙江大学物理系 35 147 7.0 10.0
4 蔡建秋 浙江大学物理系 7 23 3.0 4.0
5 赵新新 浙江大学物理系 7 35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Cu(100)(√2×2√2)R45°-O表面
缺列再构
表面电子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物理学报
半月刊
1000-3290
11-1958/O4
大16开
北京603信箱
2-425
193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474
总下载数(次)
35
总被引数(次)
17468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