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纵行带蒂阴茎及包皮内外板联合皮瓣的形成及修复先天性尿道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利用阴茎背侧皮肤及包皮内外板的共同血供和解剖关系设计制作纵行的联合带蒂矩形皮瓣,在透光直视下游离出血管蒂,并将皮瓣通过血管蒂根部的无血管区转移至阴茎腹侧与原尿道吻合并成形新尿道.以多侧孔硅胶管作支撑并膀胱引流,不需近端尿液转流.结果用该皮瓣修复21例先天性尿道缺损效果满意,阴茎外形良好,并发症少,术后排尿功能正常.结论纵行带蒂阴茎皮肤及包皮内外板联合皮瓣设计合理,材料丰富,供应血管始终暴露在直视下操作,血管蒂无扭转,成形尿道缝合线正对阴茎腹侧海绵体,并发症少,是修复先天性尿道缺损的较好方法.
推荐文章
纵行岛状包皮瓣修复先天性尿道下裂48例临床分析
纵行岛状包皮瓣修复
先天性尿道下裂
纵行带蒂包皮皮瓣尿道成形术一期矫治小儿尿道下裂
尿道下裂
纵行带蒂包皮皮瓣
尿道成形术
纵形带蒂包皮皮瓣修复先天性尿道下裂31例
纵形包皮皮管
尿道下裂
尿道成形术
皮瓣
尿道板瓣与包皮瓣联合修复先天性尿道下裂
尿道下裂
包皮瓣
尿道板瓣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纵行带蒂阴茎皮肤及包皮内外板联合皮瓣修复先天性尿道下裂
来源期刊 广东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尿道下裂 包皮 阴茎 外科皮瓣
年,卷(期) 2005,(4)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88-489
页数 2页 分类号 R6
字数 206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9448.2005.04.02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蒋学武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小儿外科 100 420 9.0 16.0
2 谢扬 广东省潮州市庵埠华侨医院外科 24 108 7.0 10.0
3 李建宏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小儿外科 53 160 7.0 9.0
4 庄清亮 广东省潮州市庵埠华侨医院外科 8 22 3.0 4.0
5 李颖 广东省潮州市庵埠华侨医院外科 9 25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46)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尿道下裂
包皮
阴茎
外科皮瓣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东医学
半月刊
1001-9448
44-1192/R
大16开
广州市越秀区惠福西路进步里2号之6
46-66
196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055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14404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