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现有的网络病毒分析模型大都依据流行病模型建立,这些模型并不能反映现代网络环境下病毒的传播规律,故有一些问题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文章在新模型的基础上重点讨论其中的两个最为突出的问题:网络病毒的门限值问题和单节点在病毒传播中的不同作用.通过对新模型解的分析得出结论:如果病毒的传播紧密地依赖网络的连接率,而它们的治愈率又相对较小,那么这类病毒的门限值是不存在的.基于该结论文章对长期以来困扰网络病毒传播模型的两个公开的问题给出了合理的解释.文章将电脑的连接率作为节点的一个最基本的特征,从而指出具有不同连接率的节点,它们在病毒传播中的作用也不相同,文章还首次给出了它们的估算公式,从而也为刚刚起步的网络免疫系统中节点的选择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文章最后进行了模拟实验,实验的结果基本验证了分析结论.
推荐文章
网络中的计算机病毒传播模型
网络病毒
反病毒措施
VPM_AMP模型
基于异质移动网络的破坏性病毒传播模型
异质移动网络
破坏性病毒
传播模型
自适应复杂网络中的病毒传播模型
自适应复杂网络
病毒传播
双稳状态
网络病毒传播模型与分析
无标度网络
小世界网络
病毒传播模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网络病毒传播模型中的两个问题
来源期刊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网络安全 网络病毒 传播模型 门限值
年,卷(期) 2005,(29) 所属期刊栏目 博士论坛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18,23
页数 4页 分类号 TP393|TP309
字数 290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2-8331.2005.29.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韩兰胜 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 39 289 8.0 15.0
2 韩淑霞 华中科技大学数学系 14 36 3.0 5.0
3 陈伟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技术系 1 6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3)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网络安全
网络病毒
传播模型
门限值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半月刊
1002-8331
11-2127/TP
大16开
北京619信箱26分箱
82-605
196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9068
总下载数(次)
102
总被引数(次)
39021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