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背景:新近研究表明,急性期各种原因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脑血管痉挛的脑保护措施中,轻度低温的作用受到特别重视,并推荐临床应用.但多限于实验研究和动脉瘤出血,做临床研究亚低温可能对重型颅脑损伤的脑血管痉挛期有重要影响.目的:以脑循环动力学指标变化观察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后脑血管痉挛期的脑保护作用.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解放军第十六医院神经外科和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全军神经医学研究所.对象:选择1997-07/1999-08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全军神经医学研究所收治3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8例.同期筛选出24例正常人检测其脑循环动力学指标,作为正常组,所有被试对象均自愿参加本实验.方法:对照组和治疗组均给予抗炎、止血、限液、脱水、支持、高压氧等治疗.对照组维持正常体温,治疗组4~8 h内将肛温降至33℃左右,维持3~5 d.监测项目:①伤灶脑水肿体积:每例患者伤后当天(0),1,3,7,14,21 d各行1次CT检查,计算伤灶脑水肿体积.②脑循环动力学指标:于伤后当天(0,未治疗前),1,3,7,10,14,21天每例患者各检测1次,其中最低血流速度和最低血流量是反映检测点远端脑血管供血状态和血流量的指标,脑血管阻力反映脑微循环通畅程度的指标,动态阻力反映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评估标准:伤后1周按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判定意识恢复情况,3个月后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评定预后良好和预后不良(5分良好,4分中残,3分重残,2分植物状态,1分死亡).4分以上为预后良好.主要观察指标:①对照组和治疗组动态脑循环动力学指标和脑血管痉挛发生率.②对照组和治疗组动态伤灶脑水肿体积.③对照组和治疗组伤后1周意识恢复情况和预后情况.结果:3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与正常组比较,对照组伤后脑循环动力学指标可划分为4个期,即低灌注期(0 d)、高灌注期(1~3 d)、脑血管痉挛期(4~14 d)、好转期(> 15d);而治疗组仅表现出3个期,即低灌注期(0 d)、好转期(1~3d)、恢复期(> 4 d),未出现高灌注期.对照组和治疗组脑循环动力学指标出现脑血管痉挛变化者分别是8例和2例(P<0.05).②伤灶脑水肿体积:对照组在伤后第14天最大(140.9±22.95)cm3,治疗组在伤后第3天最大(95.83±14.97)cm3,在伤后第14天治疗组比对照组减少42%(P<0.05).③伤后1周内转清醒率:对照组为22.2%(4/18),治疗组为55.6%(10/18)(P<0.05);预后良好率:对照组为38.9%(7/18),治疗组为66.7%(12/18).结论:亚低温通过稳定重型颅脑损伤后脑循环功能,尤其是能平抑重型颅脑损伤后急性高灌注,降低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从而明显减少伤灶脑水肿体积,改善预后.
推荐文章
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脑血管痉挛及预后的影响
亚低温
重型颅脑损伤
脑血管痉挛
预后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护理
亚低温
重型颅脑损伤
护理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
重型颅脑损伤
亚低温治疗
预后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亚低温改善重型颅脑损伤后脑血管痉挛的效果评估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康复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颅脑损伤 低温 脑缺血,暂时性 预后
年,卷(期) 2005,(41)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8-141
页数 4页 分类号 R651.15
字数 471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673-8225.2005.41.02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如祥 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全军神经医学研究所 32 227 9.0 12.0
2 夏永勤 解放军第十六医院神经外科 2 6 2.0 2.0
3 王清华 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全军神经医学研究所 3 5 1.0 2.0
4 严丽丽 解放军第十六医院神经外科 2 4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
共引文献  (26)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20)
二级引证文献  (5)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颅脑损伤
低温
脑缺血,暂时性
预后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旬刊
2095-4344
21-1581/R
大16开
沈阳浑南新区10002信箱
8-584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77
总下载数(次)
80
总被引数(次)
337465
相关基金
军队杰出人才基金
英文译名:
官方网址: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期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