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洛伐他汀和氟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factor,vWF)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88例ACS患者随机单盲分为3组,其中对照组(A组)18例;洛伐他汀组(B组)34例,20 mg/d;氟伐他汀组(C组)36例,20 mg/d;检测患者治疗前后30 d血清vWF浓度和血脂浓度变化.结果:B、C组能显著降低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升高血高密度脂蛋白(HDL);两组间疗效无明显差异;B、C组能显著降低vWF的浓度,两组间疗效无明显差异;B、C组患者的血清vWF水平降低与血清TC、TG、LDL的水平降低、HDL的水平升高不相关.结论:洛伐他汀和氟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30天就可明显改善血脂,降低vWF水平,具有完善内皮功能、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等作用.
推荐文章
阿托伐他汀钙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炎症因子及血脂水平的影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阿托伐他汀钙
炎症因子
血脂水平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作用机制研究
阿托伐他汀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超敏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18
他汀类药物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抗感染作用
他汀类药物
治疗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抗感染作用
他汀类药物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他汀类
早期足量应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他汀类药物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vWF因子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误诊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药物疗法 洛伐他汀/治疗应用 脂肪酸类,单不饱和/治疗应用 吲哚类/治疗应用 von Willebrand因子/分析
年,卷(期) 2005,(1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原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03-1805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41.405.3
字数 246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6647.2005.10.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韩艳玲 河南省洛阳市北方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职工医院心内科 4 11 3.0 3.0
2 赫欣 河南省漯河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预防教研室 7 30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4)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冠状动脉疾病/药物疗法
洛伐他汀/治疗应用
脂肪酸类,单不饱和/治疗应用
吲哚类/治疗应用
von Willebrand因子/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误诊学杂志
旬刊
1009-6647
11-4518/R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左家庄前街1号百灵大厦
2-763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5577
总下载数(次)
23
总被引数(次)
14229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