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左旋谷氨酸单钠毁损下丘脑弓状核大鼠的认知功能,探讨其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和中枢氨基酸能神经递质与受体的关系.方法:实验于2001-09/2002-03在河南中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和中药研究室进行.选取普通级SD大鼠12只,雌雄各半,作为种鼠供实验室繁殖.选取新生鼠23只,随机分为模型组(n=13)和对照组(n=10),分别于出生后第2,4,6,8,10天进行皮下注射左旋谷氨酸单钠4 mg/g和生理盐水,每日1次.28d后离乳,再饲养8周后进行跳台试验和Morris水迷宫实验,分别记录各组大鼠的触电潜伏期,错误反应次数及寻台潜伏期,并计算跨台百分率,主要观察各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行为.实验结束后,全部大鼠用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麻醉,心脏取血,采用放免法测定血浆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取模型组大鼠8只,对照组大鼠5只,不经灌注固定,冰台上迅速分离大脑,将大脑沿矢状缝分左右半球,左半球用于糖皮质激素受体mRNA原位杂交,右半球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谷氨酸和γ-氨基丁酸含量,同时取大鼠左侧肾上腺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肾上腺组织形态变化.取各组剩余大鼠,用含4%多聚甲醛和0.2%苦味酸的0.1 mol/L磷酸盐缓冲液(PB,pH7.4)灌注固定,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海马γ-氨基丁酸受体和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1表达,并应用Mota Morph计算机图象分析系统计算免疫反应物质的光密度,取脑组织切片进行Nissl染色.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各组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跳台实验观察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测试触电潜伏期显著缩短(t=4.940,P<0.001),训练期和测验期的错误反应次数显著增加(P<0.001~0.01).②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结果:模型组大鼠寻台潜伏期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1),跨台百分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③下丘脑-垂体-肾上腺-海马轴的观察:模型组大鼠血浆皮质醇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t=2.943~4.013,P<0.001~0.01).模型组海马糖皮质激素受体mRNA表达增强,阳性染色细胞较对照组明显增多.④中枢氨基酸能神经递质与受体的观察:模型组大鼠脑组织谷氨酸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t=3.063,P<0.05),γ-氨基丁酸含量及谷氨酸/γ-氨基丁酸值较对照组有降低趋势,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海马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1及γ-氨基丁酸受体免疫反应物质数密度明显降低(t=2.224~3.682,P<0.01~0.05).⑤模型组大鼠海马Nissl染色显示模型组细胞稀疏、个数减少、有空泡出现,胞浆着色较浅,细胞轮廓不规整.图像分析模型组大鼠光密度较对照组有降低趋势.结论:模型组大鼠有明显学习记忆障碍,其机制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亢进,氨基酸能神经递质与受体异常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