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住院精神分裂症患儿陪护亲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与全国常模及正常对照组比较.方法:选择2003-06/2004-06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南二区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儿陪护亲属47名为陪护组.所有患儿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关于儿童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年龄<16岁,性别不限,陪护为精神分裂症患儿的一级亲属,年龄18~60岁,无严重躯体及精神疾病.在普通人群随机选择60人为正常对照组,其家庭成员及本人均无严重躯体及精神疾病.所有调查对象均获全面知情同意并志愿接受调查.陪护亲属的心理健康状况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评定[包括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忧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9项因子共90个条目,采用0~4的五级评分,0分为从无,1分为轻度,2分为中度,3分为相当重,4分为严重].陪护亲属的生活质量采用综合生活质量问卷评定[包括躯体健康(睡眠与精力,身体不适感,进食与性生活,躯体运动与感官)、心理健康(精神紧张度,正负情感,认知功能,自尊)、社会功能(社交与社会支持,娱乐与学习,工作,婚姻与家庭)、物质生活(住房,经济状态,社区服务,生活环境)四个维度,共16个因子64个条目,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精神分裂症患儿均予常规抗精神病药治疗,在患儿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2周,4周,6周对陪护组进行症状自评量表评定并与国内常模比较;于治疗前及治疗后6周对其进行综合生活质量问卷评定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或t检验.结果:陪护组47人及正常对照组60人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症状自评量表评分结果:陪护组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躯体化,强迫症状,忧郁,焦虑4个因子分均高于全国常模(P<0.01~0.05),在精神分裂症患儿治疗4周后陪护组的躯体化,强迫症状,忧郁,焦虑各因子分显著低于患儿治疗前(P<0.01~0.05).②综合生活质量问卷各维度评分结果:除认知功能、住房、生活环境3个因子外,其它各因子分陪护组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0.05).治疗6周后陪护组躯体健康维度及其睡眠与精力因子,心理健康维度及其精神紧张度因子、自尊因子,社会功能维度及其社交与社会支持因子、娱乐与学习因子,物质生活维度及经济状态因子、社区服务因子分同样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0.05).治疗6周后陪护组在躯体健康维度及其所有4个因子、心理健康维度中的正负性情感、社会功能维度中的工作、婚姻与家庭2项因子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0.05).结论:①住院精神分裂症患儿陪护亲属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躯体化,强迫症状,忧郁,焦虑4个因子分均高于全国常模,说明其心理健康状况较差.②在综合生活质量问卷中除了认知功能、住房、生活环境3个因子外,其他各因子均低于正常对照组,说明其生活质量较差.③经过4~6周治疗患儿病情稳定或基本稳定后,陪护亲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有所改善和提高,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仍存在较多的心理及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