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背景:先兆流产是一种高风险的妊娠期病变,通常采用的各种医学方法,具有很好的保胎作用,但在保留一个新生命的同时,是否能保证新生儿全面健康的发展,尤其是对于具有长期影响作用的智慧能力的正常发展,会产生何种效应,是值得探讨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目的:了解先兆流产保胎儿童智力水平与正常足月顺产儿童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设计:以儿童为研究对象的病例-对照研究,观察对比研究.单位:一所师范大学的心理学系、一所区级妇幼保健院的妇儿科.对象:母亲有妊娠期先兆流产病史,经保胎足月顺产的5~7岁儿童170名;同期出生,母亲无妊娠期先兆流产病史,正常足月顺产的5~7岁儿童182名.两类受测对象均无影响其智慧能力发展的其他情况.方法:采用中国韦氏幼儿智力量表(C-WYCSI,适用于6岁以下儿童),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ISC-CR,适用于6岁以上儿童,含6岁儿童),由受过训练的心理系三年级学生,对每个受测者作个别测验.主要观察指标:①两类受测儿童智力发展水平(智力测验所测得的智商分数).②性别、年龄和出生体质量、母亲的怀孕年龄对两类受测儿童智力发展水平的影响.结果:①未发现典型的智力落后或智力超常的儿童,所有受测儿童的智商分数都在正常范围(100±2SD,SD=15)之内;②先兆组儿童的智商平均分数明显低于正常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③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母亲是否有先兆流产,与儿童的性别、出生体质量,以及母亲的怀孕年龄等这些因素,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母亲经历先兆流产,更容易造成新生儿体质量较低(先兆组低体质量儿占本组受测者的28%,是本次测查低体质量儿总数的66%),也更有可能造成男童的智慧能力发展水平较低(两组男童智商分数间的差异显著,F=2.809,P<0.05);尤其是35岁以上高龄孕妇的先兆流产经历,对儿童智慧能力的发展具有更大的负面影响(32名受测儿童的平均智商分数为86).结论:孕妇先兆流产可能是影响儿童智慧能力发展的一个潜在的先天因素.对于有这类经历的高危个案,有必要尽早做好早期干预工作,创造良好的物质、文化环境,避免智力落后的真正发生.
推荐文章
护士妊娠相关焦虑与先兆流产的关系研究
护士
先兆流产
妊娠相关焦虑
妊娠
状态-特质焦虑
应激
听力障碍儿童智力发育研究进展
儿童
听力障碍
发育
认知
妊娠早期妇女的性激素水平与先兆流产的相关性分析
人绒毛促性腺激素
孕激素
雌二醇
早期妊娠
先兆流产
低血铅水平与儿童智力伤害相关性研究进展
低血铅水平
智力损害
血铅诊断标准
预防性干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先兆流产与儿童智力发展水平的关系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康复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智力 流产,先兆 体重 性别因素 年龄因素 儿童
年,卷(期) 2005,(7) 所属期刊栏目 儿科疾病康复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9-231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14
字数 126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陶德清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 14 215 8.0 14.0
2 吴恒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 3 9 2.0 3.0
3 廖伟琼 广州市海珠区妇幼保健院妇儿科 4 28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智力
流产,先兆
体重
性别因素
年龄因素
儿童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旬刊
2095-4344
21-1581/R
大16开
沈阳浑南新区10002信箱
8-584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77
总下载数(次)
80
总被引数(次)
33746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期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