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一、儒教说性 中国古代说性非今人之所谓“生殖欲望”。中国历代圣贤皆论性,但性到底为何物?均无形象描绘,多惑于抽象理性分析而已。性者,人类之人性,动物:之兽性,欲揭示人兽的本性,寻求性善恶之根源和发展原因。古人认为性善恶存于心,今人知善恶存于脑。根据科学发展水平,古人只能从宏观意识方面进行探求摸索,今人则根于大脑生物微观与源于社会条件宏观综合研究。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儒道佛性说新论
来源期刊 思维科学通讯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佛性 儒道 中国古代 宏观意识 形象描绘 科学发展 社会条件 善恶
年,卷(期) 2006,(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8
页数 18页 分类号 B948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佛性
儒道
中国古代
宏观意识
形象描绘
科学发展
社会条件
善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思维科学通讯
季刊
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5号北京理工大学图
出版文献量(篇)
439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