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所谓'啸',乃是古人的一种特殊习尚,而在中古士林尤为风行.它与彼时之文人生活契合无间,犹如丹葩之耀于芳林,白云之衬于青天,别有风致.'啸'与中国古典诗歌艺术以及文人生活的结合,显示了中国古代文学与音乐的密切关系.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这一常常被忽略的重要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位于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内的晋孙登啸台,是一处重要的文化遗迹.以'啸'为着眼点,对这种文化现象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并借以唤起人们对晋孙登啸台的关注.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啸的音乐特点、啸的音理机制、啸的曲制面貌、啸的艺术特点、啸的具体方法以及啸若干类别;第二部分描述了啸的历史发展;第三部分论述了啸的文化特质,包括啸的理性特质、啸和以自然为美的艺术观念以及啸与自然界的关系等等;第四部分阐述了啸与道教、神仙的关系;第五部分重点探讨啸作为文学意象的多重象征意义.
推荐文章
"格式塔质"指引下的文化缺省补偿探讨——以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文化意象为例
中国古典诗歌
文化意象
文化缺省补偿
'格式塔质'
中国古典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灵芝意象
中国古典园林
景观设计
灵芝意象
中国古典园林与中国古典诗歌的关系
中国古典园林
中国古典诗歌
意境
艺术语言
"格式塔质"指引下的文化缺省补偿探讨——以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文化意象为例
中国古典诗歌
文化意象
文化缺省补偿
"格式塔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论'啸'--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种音乐意象(上)--为新乡晋孙登啸台而作
来源期刊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音乐 文学 道教 意象 象征
年,卷(期) 2006,(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
页数 9页 分类号 I206.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范子烨 2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音乐
文学
道教
意象
象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双月刊
1008-7613
41-1258/G4
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
出版文献量(篇)
234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