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降脂通便胶囊治疗高脂血症阴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高脂血症阴虚血瘀型患者39例为治疗组,口服自制降脂通便胶囊3粒,每日3次,服用1个月;并随机选择血脂正常者39例为对照组,不作任何治疗.观察治疗组治疗后1个月血清总胆固醇(TC)与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的变化及阴虚血瘀型症状的改善情况,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与治疗前及血脂正常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1个月TC、LG、LDL-C均有显著降低(P<0.01),接近对照组水平(P>0.05),阴虚血瘀证症状明显改善.结论:降脂通便胶囊在有效降低血脂的同时能确切的缓解阴虚血瘀证患者的症状.
推荐文章
自制三叶降脂胶囊治疗高脂血症痰浊内阻型120例观察
高脂血症
痰浊内阻
三叶降脂胶囊
天乐胶囊治疗血瘀型偏头痛临床观察
偏头痛
血瘀
天乐胶囊
降脂通便胶囊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44例临床观察
血脂过多
中医药疗法
降脂通便胶囊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降脂通便胶囊治疗高脂血症阴虚血瘀型临床观察附:78例病例报告
来源期刊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血脂过多 中医药疗法 降脂通便胶囊
年,卷(期) 2006,(1)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12,17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85.6|R589.2
字数 267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0668.2006.01.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俐 四川省中医药研究院中医研究所 17 134 5.0 11.0
2 陈学忠 四川省中医药研究院中医研究所 34 211 7.0 13.0
3 尹方 四川省中医药研究院中医研究所 16 159 6.0 12.0
4 周明贤 四川省中医药研究院中医研究所 7 24 3.0 4.0
5 雷孝玉 四川省中医药研究院中医研究所 8 48 3.0 6.0
6 董秀云 四川省中医药研究院中医研究所 5 13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1)
共引文献  (583)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39)
二级引证文献  (4)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血脂过多
中医药疗法
降脂通便胶囊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季刊
1004-0668
51-1501/R
16开
四川省成都市十二桥路37号
62-64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18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2321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