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探龈缘出血法(BOMP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实验一是对31名受检者的5100个位点分别用Williams刻度牙周探针探龈缘法和压力恒定的Florida探针探袋底法(BOPP法)检查出血指数;实验二是对另31名受检者的4 974个位点用Williams刻度牙周探针分别用BOMP法、BOPP法检查出血指数.结果:在PD<4 mm时,BOMP法与其他两种方法的一致率、相关程度最高,而且有较高的阴性预测值.BOMP法与其他两种方法在位点水平、牙位水平、区段水平和个体水平上的相关性呈逐渐增加的趋势.结论:BOMP法较适用于评价牙龈炎和种植体周围早期炎症,适用于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
推荐文章
应用龈色树脂修复前牙颈部缺损的临床评价
复合树脂类
牙体缺损
美学,牙科
三维模型分析法评价不同排龈时间下的龈沟宽度
成像,三维
牙科印模技术
龈沟宽度
应用排龈线预防牙体修复悬突的临床评价
排龈线
牙体修复悬突
菌斑指数
龈沟出血指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探龈缘出血法的临床应用评价
来源期刊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探诊后出血 探诊方法 炎症,牙周病
年,卷(期) 2006,(10)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82-585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8
字数 289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2593.2006.10.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蓬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牙周科 8 56 5.0 7.0
2 沙月琴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牙周科 19 187 8.0 13.0
3 和璐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牙周科 13 94 7.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6)
196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探诊后出血
探诊方法
炎症,牙周病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月刊
1005-2593
61-1254/R
大16开
陕西西安长乐西路145号
52-128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889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2736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