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LT导致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MEC)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所培养的肠黏膜MEC分为空白对照组和LT组,每组按时间分为4个亚组:3h、6h、9h、12h.空白对照组加维持培养液,LT组加50μg/ml LT培养液,静置培养.结果: NO分泌明显升高,并且3h后达到高峰,随后逐渐降低,而ET在6h前明显降低,随后逐渐升高到正常水平.结论: LT引起肠黏膜MEC损伤的主要机制可能是引起NO升高,ET降低,导致MEC通透性升高.
推荐文章
LPS和LT对肠黏膜VEC内分泌NO和ET的影响
肠黏膜
微血管内皮细胞
LPS
LT
唾液酸受体在大鼠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中的表达
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
唾液酸受体
流感病毒
免疫荧光染色
流式细胞术
Triglitazone对AngⅡ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分泌血管活性因子的影响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高血压病
血管内皮细胞
血管紧张素Ⅱ
血管活性因子
triglitazone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LT对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分泌NO和ET的影响
来源期刊 莱阳农学院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肠黏膜 微血管内皮细胞 LT NO ET
年,卷(期) 2006,(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7-178,184
页数 3页 分类号 S856.4
字数 223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148X.2006.03.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韦旭斌 108 740 14.0 22.0
2 穆祥 115 844 15.0 24.0
3 索占伟 31 374 11.0 19.0
4 谭建华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军事兽医研究所 14 45 3.0 6.0
5 王新 26 189 6.0 13.0
6 刘金玲 5 4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肠黏膜
微血管内皮细胞
LT
NO
ET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季刊
1674-148X
37-1459/N
大16开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春阳路
196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20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1781
相关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Beijing Province
官方网址:http://210.76.125.39/zrjjh/zrjj/
项目类型:重大项目
学科类型: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