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的发育时限为中晚三叠世--早白垩世,晚白垩世以来为盆地的后期改造时期;盆地主体具克拉通内盆地特征;现今盆地为经过多期不同形式改造的残留盆地.该盆地叠加在早、晚古生代大型盆地之上,又属多重叠合型盆地.鄂尔多斯盆地集油气、煤和铀于一盆,多种能源矿产丰富.根据盆地及周缘地区主要地质构造特征和地质事件,结合对盆地各区裂变径迹年龄的综合研究认为,在盆地发育时期(T2-K1)至少发生了4期明显的构造变动,将盆地的沉积-演化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中晚三叠世和早中侏罗世富县--延安期为盆地发育的两个鼎盛阶段,广泛接受沉积,湖盆宽阔,沉积范围为今残留盆地面积的2倍多;形成重要的含油和成煤岩系.这两个阶段被期间发生的区域抬升变动(J1)所分隔.抬升导致沉积间断,延长组顶部遭受强烈而不均匀的侵蚀下切,形成起伏较大的侵蚀地貌.延安期末盆地抬升变动不强烈,沉积间断和剥蚀延续时间短.随后又复沉降,进入盆地发育的第三阶段中侏罗世直罗-安定期:沉积范围仍较广阔,但湖区面积明显减小.晚侏罗世构造变动强烈,在盆地西缘形成逆冲-推覆构造带,在其东侧前渊局限堆积厚度不等的砾岩,盆地中东部地区遭受剥蚀改造;今黄河以西地区初显东隆西坳格局.在早白垩世阶段,沉积分布仍较广阔,不整合超覆在前期西缘冲断带和南、北边部隆起之上.在盆地演化的前三个阶段,沉积中心均分布在延安附近及其以东;而堆积中心则位于邻近物源的盆地西部,且不同阶段位置有别;直到早白垩世,盆地的沉积中心和堆积中心的分布位置才大体一致,主要位于盆地西部的中南段.早白垩世末,鄂尔多斯盆地整体抬升,大型盆地消亡;盆地开始进入后期改造时期.在晚白垩世以来的盆地后期改造时期,鄂尔多斯盆地主要发生了以下重要地质事件:①盆地主体持续幕式、差异性整体抬升和强烈而不均匀的剥蚀,东部黄河附近被剥蚀的中生界厚度最大可达2000m;②盆地本部长期幕式整体的差异抬升和剥蚀,形成3期区域侵蚀-夷平面(E32-E12,E23和N21);③地块边部裂陷,周缘断陷盆地相继形成,接受巨厚沉积;④持续达2亿多年的东隆西降运动于中新世晚期(8Ma B P)反转易位;东部开始沉降,广泛接受红黏土沉积;六盘山、地块西缘和西部相继隆升;标志着中国西部区域构造运动对该区的影响更为重要;⑤分别在8Ma B P和2.5Ma B P,风成红黏土、黄土开始广泛堆积,先后形成红土准高原和黄土高原及黄土高原面;⑥黄河水系的发育、外流和侵蚀地貌的形成.根据各主要地质事件的发生和动力学环境的演变,将该区晚白垩世以来划分为5个演化阶段(K2-E1;E2-3;N11-2;N31-N2;Q).这些地质事件的发生和构造变动,与周邻各构造域,特别是中国东、西部(含青藏高原)重大构造运动的复合、叠加及其与时彼此消长变化密切相关;其活动和改造,使中生代盆地的原始面貌大为改观.鄂尔多斯盆地多种能源矿产成生--成藏(矿)和定位的主要期次,与盆地中新生代演化和改造的阶段有明显的响应联系和密切的耦合关系.盆地演化末(晚)期及之后的整体差异隆升和区域剥蚀,对鄂尔多斯盆地多种能源矿产的成藏(矿)和分布及其相互作用的影响最为重要.
推荐文章
多种能源矿产同盆共存富集成矿(藏)体系与协同勘探——以鄂尔多斯盆地为例
能源矿产
成矿体系
共存富集
鄂尔多斯盆地
协同勘探
渤海湾盆地与鄂尔多斯盆地成藏条件对比
渤海湾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
成藏条件
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演化历程
构造演化
演变阶段
印支运动
燕山运动
鄂尔多斯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前盆地质构造和油气成藏研究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
地质构造
油气成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鄂尔多斯盆地演化-改造的时空坐标及其成藏(矿)响应
来源期刊 地质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盆地演化 原盆面貌 后期改造 裂陷盆地 隆降反转 沉积中心 堆积中心 侵蚀-夷平面 风尘红黏土-黄土 成藏(矿)响应
年,卷(期) 2006,(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17-638
页数 22页 分类号 P5
字数 2407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001-5717.2006.05.00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33)
共引文献  (799)
参考文献  (4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00)
同被引文献  (2775)
二级引证文献  (3640)
195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5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9)
199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2(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3(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4(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95(3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7)
1996(3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8)
1997(3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7)
1998(4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7)
1999(2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0(2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1(2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15)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4(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5(16)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6(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7(50)
  • 引证文献(35)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08(74)
  • 引证文献(23)
  • 二级引证文献(51)
2009(99)
  • 引证文献(31)
  • 二级引证文献(68)
2010(158)
  • 引证文献(35)
  • 二级引证文献(123)
2011(167)
  • 引证文献(24)
  • 二级引证文献(143)
2012(203)
  • 引证文献(17)
  • 二级引证文献(186)
2013(237)
  • 引证文献(31)
  • 二级引证文献(206)
2014(300)
  • 引证文献(34)
  • 二级引证文献(266)
2015(371)
  • 引证文献(39)
  • 二级引证文献(332)
2016(414)
  • 引证文献(38)
  • 二级引证文献(376)
2017(519)
  • 引证文献(50)
  • 二级引证文献(469)
2018(597)
  • 引证文献(50)
  • 二级引证文献(547)
2019(656)
  • 引证文献(61)
  • 二级引证文献(595)
2020(289)
  • 引证文献(28)
  • 二级引证文献(26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鄂尔多斯盆地
盆地演化
原盆面貌
后期改造
裂陷盆地
隆降反转
沉积中心
堆积中心
侵蚀-夷平面
风尘红黏土-黄土
成藏(矿)响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学报
月刊
0001-5717
11-1951/P
大16开
北京阜成门外百万庄路26号
2-113
192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61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7896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