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采集土壤溶液并分析其硝态氮(NO-3-N)含量,结合水量平衡方法,研究了华北太行山前平原小麦-玉米轮作农田在当前农民普遍采用的农业管理措施下土壤NO3-N迁移、累积特征,计算了深层土壤水分渗漏与NO-3-N淋溶损失量.结果表明,土壤水分渗漏、NO-3-N的分布及其淋溶损失存在着明显的时空变异性,土壤水分的深层渗漏和NO-3-N的淋溶损失发生在玉米生长期间施肥灌水或降雨之后.在1998/1999和1999/2000两个作物轮作年中,土壤水分的深层渗漏损失分别为33~48 mm(平均39 mm)和90~92 mm(平均90.7 mm),分别占降水+灌溉总量的10%和19%;淋溶到根区之下的NO-3-N量(包括来自土壤和肥料的N)分别为N 12kghm-2(范围N 6~17 kg hm-2)和N 61 kg hm-2(范围N 30~84 kg hm-2),分别占施入肥料量的1.4%~4.1%和7.3%~20.3%.在玉米生长期间有较大潜力可调控灌溉与肥料用量,以提高水肥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