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测定重组水蛭素Ⅲ的质粒中目的基因序列、重组水蛭素Ⅲ分子质量、C末端序列以及菌体蛋白和DNA残留量,对重组水蛭素Ⅲ的质量进行研究.结果:重组质粒经Nhe Ⅰ、Hind Ⅲ双酶切和基因序列测定,表明工程菌所携带的质粒上含有完整的信号肽基因、Nhe Ⅰ酶切位点、水蛭素HV3基因和HindⅢ酶切位点;还原性SDS-PAGE结果表明在14 000 u处有单一条带,为重组水蛭素Ⅲ二聚体;测定样品分子C端序列为E-D-Y-A-D-E-P-I-P-E-F,与重组水蛭素Ⅲ的理论值一致;重组水蛭素Ⅲ样品中的残留菌体蛋白和DNA含量分别是0.02%和每剂量样品中残留DNA含量低于2.8 ng.结论:从基因水平、蛋白水平和杂质的角度证明重组水蛭素Ⅲ产品符合质量控制标准.
推荐文章
高标准钢管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钢管
质量控制方法
传递卡
MRP/ERP
内科医师工作质量控制标准研究
内科医师
工作质量
标准工作时间
硫替霜质量控制标准研究
硫替霜
质量控制标准
水蛭素的分子改造与结构修饰研究进展
水蛭素
不良反应
结构修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重组水蛭素Ⅲ的质量控制标准研究
来源期刊 药物生物技术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重组水蛭素 质量控制 质粒 C端序列 残留DNA 菌体蛋白
年,卷(期) 2006,(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3-346
页数 4页 分类号 Q51
字数 244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8915.2006.05.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梧桐 中国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256 2771 24.0 37.0
2 章良 苏州大学药学院 17 43 4.0 6.0
3 韦利军 8 6 2.0 2.0
4 王耀方 2 1 1.0 1.0
5 郭昱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0)
共引文献  (15)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4)
195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8(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重组水蛭素
质量控制
质粒
C端序列
残留DNA
菌体蛋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药物生物技术
双月刊
1005-8915
32-1488/R
16开
南京童家巷24号
28-243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85
总下载数(次)
20
总被引数(次)
1613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