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分析不同材料和尺寸的薄板试样在室温下拉伸破坏后均形成与横截面夹角在20°~25°之间斜断口的原因,首先用统计方法对试样内随机分布微缺陷进行讨论,提出一种在宏观尺度上材料内微缺陷分布局部非均匀简化模型的假设.应用含孔材料损伤本构模型对含有不同方向微缺陷分布局部非均匀薄带区域的16MnNb薄板试样变形至破坏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斜断口形成主要是由于试样内在与横截面夹角小于45°的带形区域内微缺陷分布局部非均匀造成,且与该带形区域在试样中位置无关;由于考虑微缺陷分布局部非均匀,得到试样的斜断口形成过程与试验现象完全一致;同时结合试验断口形貌,对变形过程中颈缩截面内损伤演化和破坏过程进行研究,进一步解释薄板试样的损伤破坏机制.
推荐文章
基于多轴应力损伤的薄板花瓣型破口形成机理研究
花瓣型破口
应力三轴度
应力状态
失效准则
高性能管线钢DWTT试样异常断口分析
管线钢
落锤撕裂试验
动态断裂
异常断口
螺母凸焊焊点断口形貌分析
螺母
凸焊焊点
SEM
断口形貌
A6N01铝合金焊接接头疲劳损伤和断口形貌分析
A6N01铝合金
焊接接头
裂纹
缺陷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薄板试样斜断口形成机制及损伤断裂过程分析
来源期刊 固体力学学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局部非均匀 斜断口 断裂机制 损伤演化
年,卷(期) 2006,(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简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5-180
页数 6页 分类号 Q3
字数 395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27)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0(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局部非均匀
斜断口
断裂机制
损伤演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固体力学学报
双月刊
0254-7805
42-1250/O3
16开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
38-44
197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09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5151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