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为了增加布洛芬的溶解度,制成了布洛芬L-赖氨酸复合物并考察复合物的动力学稳定性.方法:采用红外光谱及粉末X-射线衍射验证复合物的形成.通过恒温加速实验结合阿累尼乌斯方程考察复合物的稳定性.结果:形成复合物后布洛芬在水中的溶解度明显增加,其溶液浓度可达100 mg/mL,最稳定pH范围是6.0~7.0.结论: 布洛芬L-赖氨酸复合物在一定条件下,稳定性较好,水溶性增加,为将布洛芬制成各种液体剂型提供了可能.
推荐文章
亲水有机相/含盐水体系萃取L-赖氨酸
L-赖氨酸
乙醇
磷酸氢二钾
萃取
分配系数
聚L-乳酸(PLLA)的热稳定性
聚L-乳酸
热稳定性
模压温度
对二氧环己酮与Nε-苄氧羰基-L-赖氨酸无规共聚物的合成及其共聚反应机理
聚对二氧环己酮
Nε-苄氧羰基-L-赖氨酸
无规共聚物
合成
共聚机理
L-丝氨酸高产菌的选育及其发酵条件
L-丝氨酸
营养缺陷型
选育
发酵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布洛芬L-赖氨酸复合物及其稳定性研究
来源期刊 药学进展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布洛芬 布洛芬L-赖氨酸复合物 溶解度 稳定性 pH值
年,卷(期) 2006,(10)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与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60-463
页数 4页 分类号 R917
字数 273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5094.2006.10.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喆 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 31 177 5.0 13.0
2 王齐放 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 30 254 9.0 15.0
3 姚宇 2 11 2.0 2.0
4 范晓文 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 13 42 3.0 6.0
5 徐璐 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 27 100 6.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5)
199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布洛芬
布洛芬L-赖氨酸复合物
溶解度
稳定性
pH值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药学进展
月刊
1001-5094
32-1109/R
大16开
南京童家巷24号中国药科大学内
28-112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03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1684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