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和评价通痹液分子透入对硬膜外瘢痕粘连干预作用的效果,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45只大白兔切除L5椎板后造成硬脊膜裸露区,随机分为三组:空白组(BC组)不作任何治疗,对照组(SC组)滤纸浸透0.9%氯化钠注射液后,行低频脉冲治疗,实验组(TB组)滤纸浸透通痹液后,行低频脉冲治疗.术后3、5、8周进行大体观察评估瘢痕粘连韧度,组织学观察,计算机图象分析;瘢痕组织行羟脯氨酸含量测定.结果:TB组硬膜外瘢痕形成少,未达椎管侧方,间隙存在,羟脯氨酸含量低,与BC、S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痹液分子透入通过药物分子和低频电脉冲的综合作用,降低局部炎症反应程度,抑制胶原纤维的形成,减轻瘢痕与硬膜囊的粘连程度,是防治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的一种有效方法.
推荐文章
柴葛通脉口服液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小鼠血脂的干预作用
柴葛通脉口服液
烟酸
高脂血症
小鼠
IL-27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心肌炎的干预作用研究
白细胞介素-27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心肌炎
心肌损伤
补肾养血明目方对实验性视网膜变性的干预作用
补肾养血明目方
中药
视网膜变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通痹液分子透入对实验性椎管内瘢痕形成与粘连干预作用的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通痹液 椎板切除术 硬膜 瘢痕 粘连 中医药疗法 实验研究
年,卷(期) 2006,(2) 所属期刊栏目 药物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41
页数 6页 分类号 R681.5
字数 626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0205.2006.02.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向前 湖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71 471 10.0 18.0
2 陈曙 韶关学院医学院 11 52 4.0 7.0
3 彭力平 11 53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4)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55)
二级引证文献  (3)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通痹液
椎板切除术
硬膜
瘢痕
粘连
中医药疗法
实验研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月刊
1005-0205
42-1340/R
大16开
武汉市珞喻路856号
38-182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356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427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