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线粒体约含有1000种左右的蛋白质,其中98%以上由核基因编码,在胞质核糖体上以前体形式合成之后再转运至线粒体,并通过各种分选机制定位至线粒体的各部分.线粒体膜间隙(intermembrane space,IMS)蛋白全部在细胞质中合成,这部分蛋白的转运机制与线粒体其他部分蛋白的转运相比有其特殊性.依据转运机制和能量来源不同可以将其分为3类:Ⅰ类蛋白含有一段双组份分选信号;Ⅱ类蛋白需要膜间隙的辅助因子协同折叠;Ⅲ类蛋白含有与膜相互作用的疏水面.
推荐文章
植物液泡膜Na+/H+逆向转运蛋白的研究与应用
植物
液泡膜
Na+/H+逆向转运蛋白
耐盐性
线粒体膜间隙蛋白质释放与细胞凋亡研究进展
线粒体
细胞凋亡
膜间隙蛋白
肿瘤
线粒体转运蛋白质家族
线粒体转运蛋白质家族
特征
生理功能
疾病
胎盘铁转运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胎盘
转铁蛋白受体1
二价金属离子转运体1
膜铁转运蛋白1
铜氧化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线粒体膜间隙蛋白的转运机制
来源期刊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线粒体膜间隙 双组分信号肽 TIM复合体
年,卷(期) 2006,(3)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4-197
页数 4页 分类号 Q5
字数 341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870/j.issn.1672-8009.2006.03.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晓明 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 88 536 11.0 19.0
2 付玉龙 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 1 6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线粒体膜间隙
双组分信号肽
TIM复合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双月刊
1672-8009
42-1720/R
大16开
武汉市航空路13号
38-35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27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882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