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在B3LYP/6-31G(d)水平下,计算了35种苯砜基羧酸酯化合物的量子化学参数.采用统计学软件Statistic 6.0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得到描述此类化合物对发光菌急性毒性的预测模型:-lgEC50=-0.01×P+1.92×q1-5.63×q10-0.087×μ+2.34,模型的相关性分析如下:R=0.92,r2adj=0.82,F=40.96,q2=0.837.得到以下结论:苯砜基羧酸酯类化合物急性毒性随着亲水性的增强而减弱;分子越大,毒性越小;取代基的电负性越大,毒性越小.该研究为探讨化合物急性毒性的机理起到借鉴作用.
推荐文章
苯砜基羧酸酯类化合物急性毒性的预测模型
苯砜基羧酸酯
急性毒性
分子电性距离矢量
人工神经网络
定量结构-活性相关
几种新型二烃基锡羧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二氟碳基锡氧化物
二正丁基锡氧化物
二烃基锡羧酸酯
合成
苯砜基羧酸酯类急性毒性的QSAR研究
苯砜基羧酸酯
急性毒性
密度泛函
QSAR
微波法合成烯基膦酸酯类化合物
烯基膦酸酯化合物
微波
合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苯砜基羧酸酯类化合物急性毒性的QSAR研究
来源期刊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苯砜基羧酸酯 急性毒性 密度泛函 QSAR
年,卷(期) 2006,(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简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4-107
页数 4页 分类号 TQ450.1+1
字数 165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7627.2006.04.02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杭烨超 南京工业大学理学院 5 77 5.0 5.0
2 李方实 南京工业大学理学院 56 613 13.0 2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11)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3)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苯砜基羧酸酯
急性毒性
密度泛函
QSAR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1-7627
32-1670/N
大16开
南京市浦珠南路30号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82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2430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