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比较三种异丙酚靶控输注方式在麻醉诱导期间的临床效应,评价三种方式用于麻醉诱导的可行性。方法 30例择期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G1组(国人参数组)、G2组(Tackley参数组)、G3(BET组),每组10例。分别于诱导前(T0)、轻拍三角肌不应即刻(T1)、气管插管过声门即刻(T2)、气管插管后3min(T3)、5min(T4)、10min(T5)时点监测和记录HR、MAP并记录三组患者异丙酚给药后起效时间t1、t2、t3及气管插管所需时间t4。结果 三组诱导期间HR、MAP随时间变化差异都无统计学意义(P〉0.05)。G3组MAP在T2时点较T0时点有明显增高(P〈0.05),而G1、G2组无明显增高(P〉0.05)。异丙酚起效时间:G1〈G2〈G3,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三种靶控输注方式均可实施临床麻醉诱导,诱导迅速、平稳。按G3组方式进行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期间心血管反应最不显著。如应用Tackley报道的参数建立TCI系统,宜适当调低诱导靶浓度。人工输注方案实施靶控输注,需严密监测气管插管时的意识深度,以防术中知晓。
推荐文章
异丙酚分步效应室靶控输注用于全麻诱导的效果观察
二异丙酚
麻醉
全身
药物投与系统
脑电描记术
异丙酚靶控输注复合硬膜外阻滞与单纯全麻用于胃癌根治术的比较
异丙酚
靶控输注
听觉诱发电位指数
血流动力学
清醒时间
胃癌根治术
靶控输注异丙酚对心率变异指数的影响
靶控输注
异丙酚
心率变异指数
硬膜外麻醉下持续靶控输注丙泊酚的镇静效果
丙泊酚
靶控输注
脑电双频谱指数
镇静
硬膜外麻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异丙酚靶控输注全麻诱导的比较
来源期刊 苏州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异丙酚 药物投予系统
年,卷(期) 2006,(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28
页数 4页 分类号 R169.4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异丙酚
药物投予系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苏州医学
半年刊
苏州市体育场路4号1号楼5楼
出版文献量(篇)
2596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