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中国大陆东部滨太平洋地区一系列中新生代大中型含油气盆地分布于郯庐断裂两侧或位于郯庐断裂带内,显然,这些含油气盆地的形成演化和分布与郯庐断裂带的发展演化密切相关.本文以地质、地球物理资料综合分析为基础,从含油气盆地的展布和盆地构造几何学、运动学、动力学特征方面探讨了郯庐断裂与含油气盆地形成、分布的内在联系.认为两侧的沉积盆地是断裂系的一部分,是郯庐断裂中、新生代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局部派生构造.
推荐文章
郯庐断裂带含油气性研究
含油气性
油气藏
含油气盆地
郯庐断裂带
郯庐断裂带早新生代的活动性质研究
左行走滑作用
地表地质
地震反射剖面
早新生代
郯庐断裂带
郯庐断裂带构造特征及油气分布规律
郊庐断裂带
构造特征
油气分布
勘探方向
郯庐断裂带两侧坳陷、烃源岩及成烃演化的差异性
郯庐断裂
坳陷
烃源岩
成烃演化
差异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郯庐断裂带中新生代演化与含油气盆地形成分布综述
来源期刊 地质力学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郯庐断裂 含油气盆地 中新生代 盆地动力学
年,卷(期) 2006,(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3-48,70
页数 7页 分类号 TE121.1
字数 640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6616.2006.01.007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8)
同被引文献  (240)
二级引证文献  (448)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6)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8)
  • 引证文献(1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09(22)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0(1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0)
2012(45)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38)
2013(4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4)
2014(3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4)
2015(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1)
2016(5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0)
2017(5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8)
2018(4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7)
2019(4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9)
2020(1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郯庐断裂
含油气盆地
中新生代
盆地动力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力学学报
双月刊
1006-6616
11-3672/P
16开
北京海淀区民族大学南路11号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23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657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