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用不同的硅烷偶联剂改性二氧化硅用于补强丁苯橡胶,并考察了补强后橡胶的定伸应力、拉伸强度等常规物理机械性能.根据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6-31+G(d,p)水平上对偶联剂接枝的二氧化硅和接枝后与丁苯橡胶单元结构相的连接分别进行了几何构型优化,并采用自然键轨道分析程序NBO3.1进行成键分析.结果表明:偶联剂KH-792与二氧化硅接枝形成的Si-O的键长最短,O的电负性最大,说明它与二氧化硅的键合最为紧密.KH-792中两个N原子的孤对电子有较大的离域化效应,使补强橡胶具有更高的拉伸强度和延展性.偶联剂KH-590接枝二氧化硅后另一端的有机基团S显示较大的S-C键长,有从偶联剂断裂的趋势,在反应过程容易释放出硫自由基(S·),与橡胶分子发生交联反应,提高了胶料的交联密度,大大加强了其定伸应力和撕裂强度.
推荐文章
二氧化硅表面修饰硅烷偶联剂APTS的过程和机制
二氧化硅
表面
多相反应
硅烷偶联剂
接枝
修饰
纳米二氧化硅的制备及表面改性的研究
纳米二氧化硅
硅烷偶联剂
钛酸酯偶联剂
改性效果
气相法改性纳米二氧化硅表面
纳米二氧化硅
表面改性
硅烷偶联剂
合成二氧化硅对硅橡胶性能的影响
二氧化硅
硅橡胶
补强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硅烷偶联剂改性二氧化硅用于补强丁苯橡胶
来源期刊 硅酸盐学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二氧化硅 硅烷偶联剂 丁苯橡胶 量子化学研究
年,卷(期) 2006,(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51-955
页数 5页 分类号 TB32|O6
字数 231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454-5648.2006.08.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屈一新 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63 655 13.0 24.0
2 赵素合 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16 1027 18.0 23.0
3 任慧 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20 207 8.0 13.0
5 高轶 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8 55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81)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0)
同被引文献  (72)
二级引证文献  (185)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2(1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3(2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4(2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15(2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16(3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9)
2017(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1)
2018(2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9(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2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二氧化硅
硅烷偶联剂
丁苯橡胶
量子化学研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硅酸盐学报
月刊
0454-5648
11-2310/TQ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11号
2-695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375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8323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