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火柴头不同类型种子的休眠和萌发特性存在很大的差异.通过观察比较4种种子萌发过程中的超弱发光发现:地上大粒种和地下大粒种在萌发期的超弱发光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而地上小粒种和地下小粒种在培养期间的超弱发光变化不大,与大粒种超弱发光差异很大.用0.02%KMnO4溶液处理萌发120 h的种子15 min后发现,4种种子的超弱发光值均不同程度的增加,地上、地下大粒种变化尤为明显.处理前萌发极少的地上、地下小粒种经0.02%KMnO4处理,24 h后开始不同程度的露白萌发,地下小粒种表现较为明显.
推荐文章
高粱种子萌发过程中超微弱光子辐射的特征
高粱
萌发
超微弱光子辐射
蛋白质合成抑制剂
呼吸代谢抑制剂
无损检测
2个油茶品种种子萌发过程中激素生理初探
内源激素
激素比值
油茶
种子萌发
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贮藏物质的变化
大豆
萌发
贮藏物质
变化规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火柴头4种种子萌发过程中的超弱发光特性研究
来源期刊 杂草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火柴头 超弱发光 KMnO4 萌发过程
年,卷(期) 2006,(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15
页数 3页 分类号 S4
字数 247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935X.2006.04.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金银根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83 700 14.0 21.0
2 魏传芬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6 50 4.0 6.0
3 何井瑞 扬州大学农学院 3 17 3.0 3.0
4 耿志明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3 33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87)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6)
193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火柴头
超弱发光
KMnO4
萌发过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杂草学报
季刊
1003-935X
32-1861/S
16开
南京市孝陵卫钟灵街50号江苏省农科院内
28-147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60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917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