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微囊藻毒素是由淡水蓝藻产生的一类具有肝毒性的生物活性物质.它能够抑制蛋白磷酸酶1和蛋白磷酸酶2A的活性,使细胞内的蛋白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失衡.微囊藻毒素能够对人体产生一系列的危害,如肝毒性、肾毒性、肠毒性和促癌作用等.
推荐文章
微囊藻毒素及其毒理学研究进展
微囊藻毒素
毒性
机制
研究进展
微囊藻毒素研究进展
微囊藻毒素
产生
物化性质
毒性
分析
转化
蓝藻毒素对底栖动物的毒理学研究进展
底栖动物
蓝藻毒素
食物网
环境毒理学
海洋藻类毒素的生态毒理学研究
海洋藻类毒素
毒生态理学
毒性
积累
转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淡水微囊藻毒素毒理学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卫生研究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淡水藻华 微囊藻毒素 毒理学
年,卷(期) 2006,(1)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0-122
页数 3页 分类号 X824|R994.6
字数 516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8020.2006.01.04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陶茂萱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 21 434 9.0 20.0
2 陈国永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 9 325 6.0 9.0
3 杨振波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 4 69 4.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5)
共引文献  (215)
参考文献  (2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38)
二级引证文献  (42)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9(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0(1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1(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5(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淡水藻华
微囊藻毒素
毒理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卫生研究
双月刊
1000-8020
11-2158/R
大16开
北京西城区南纬路29号
18-76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999
总下载数(次)
1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