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青藏高原中南部地区蕴藏着丰富的地热资源,其中羊八井地区存在温度93℃以上、热流值高达364nW/m^2的地热奇观。本文利用国际以及中国地震台网资料,详细分析了青藏高原中南部地震活动性和岩石圈脆性破裂深度范围,进而讨论高地热异常区的岩石圈应力场背景及其动力学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地热异常区有高于高原内部平均活动水平的震级为6级左右的中强地震活动,其震中分布呈现出与地热活动相似的、沿近南北向断陷带的带状特征;并且在高热流区域内有高原内部罕见的中深地震活动,地震震源从100km左右深处到地表呈柱状地震群活动的空间分布等特征。震源机制与应力场研究结果表明,虽然高原中南部应力场主压、主张应力方向与青藏高原的整体特征相符,但是地震发生类型与青藏高原周缘的挤压逆断层型地震完全不同,均属于东西向扩张力作用下的正断层型地震活动。特别是在羊八井高热流区域附近,东西向扩张应力场在岩石圈应力场中起到主导性作用,推测其控制深度可达岩石圈底部100多km处,青藏高原地热异常区在强烈的近东西向扩张应力场作用下,岩石圈东西向扩张并发生一系列大规模的正断层活动,致使深部软流圈高温热流可以沿着活动正断层及其形成的深裂隙上涌,穿过岩石圈到达地表面,形成了高温地热异常区。
推荐文章
亚洲中东部岩石圈塑性流动网络与构造应力场
岩石圈
塑性流动网络
共轭角
多震层
构造应力场
青藏高原及其周围地区区域应力场与构造运动特征
青藏高原
震源机制解
应力场
构造运动
地震断层类型
青藏高原昆仑山和羊八井现今地应力测量及其工程意义
青藏高原
地应力测量
工程地质条件
青藏铁路
岩石圈磁场异常变化与岩石圈结构的关系
岩石圈磁场
岩石圈结构
芦山地震
景谷地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青藏高原中南部岩石圈扩张应力场与羊八井地热异常形成机制
来源期刊 地热能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地热异常 正断层型地震 扩张应力场 震源深度
年,卷(期) 2006,(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18
页数 9页 分类号 P54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青藏高原
地热异常
正断层型地震
扩张应力场
震源深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热能
双月刊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天津大学内
出版文献量(篇)
1747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