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评价脑神经促通仪治疗重型颅脑损伤(SCI)的疗效及机制.方法 治疗分为传统治疗(A)组30例,脑神经促通仪治疗(B)组30例.分析比较治疗前后GCS,GOS等神经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同时观察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脑电地形图(BEAM)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等参数.结果 B组的临床(GCS)、血液流变学指标、BEAM、预后(GOS)均明显改善,与A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相应的TCD参数下降同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脑神经促通仪能迅速改善SCI患者的意识状态、BEAM异常率及生存质量.研究表明与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和大脑中动脉血管痉挛缓解有关,这可能是脑神经促通仪改善SCI患者预后重要机制之一.
推荐文章
应用神经肌电促通仪治疗桡神经损伤
桡神经损伤
物理疗法
针灸
神经肌电促通仪治疗睡眠-觉醒节律障碍的临床观察
神经肌电促通仪
舒乐安定
睡眠-觉醒节律障碍
日本光电MEK-6318K型血液分析仪应用评价
血液分析仪
性能
应用评价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K/NSL-Ⅱ型脑神经促通仪临床应用评价
来源期刊 四川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脑神经促通仪 脑损伤 多普勒超声 血液流变学 脑电地形图
年,卷(期) 2006,(9) 所属期刊栏目 外科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35-937
页数 3页 分类号 R4
字数 283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0501.2006.09.03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礼刚 154 664 11.0 15.0
2 刘洛同 47 207 8.0 12.0
3 明扬 53 208 7.0 12.0
4 董劲虎 47 127 6.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232)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4)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脑神经促通仪
脑损伤
多普勒超声
血液流变学
脑电地形图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四川医学
月刊
1004-0501
51-1144/R
大16开
成都市上汪家拐街39号
62-103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843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6078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