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京北地热田包括小汤山和沙河2个次级地热田,呈三角形展布,东南部边界为黄庄-高丽营断裂,西南部边界为南口-孙河断裂,北部边界为阿苏卫-小汤山断裂.热储层为蓟县系雾迷山组、铁岭组和寒武系-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裂隙含水层,热储盖层为青白口系页岩、石炭系-二叠系砂页岩和侏罗系火山岩隔水层.该地热田地温场的平面特征是在小汤山镇和汤11井区出现2个高温区;垂向特征是随埋深加大,地温升高,但热储层内垂向增温率较低,热储盖层垂向增温率较高.该区雨水、地下冷水和热水的氢氧同位素组成基本上都落在克雷格降水线上,表明区内热水来源于大气降水.在地下水化学三线图解中,该区热水位于城区热水的下方,说明京北热水比城区热水更靠近冷水补给区.热水的3H值表现出北高南低的特点,14C年龄也由北往南逐渐增大,说明热水自北向南流动.由此认为,由北部山区渗入地下的大气降水,经小汤山以北的十三陵-桃峪口岩溶水分布区,跨过阿苏卫-小汤山断裂后发生深循环并被地热加温,流入京北地区后在该地区赋存,形成热田.根据上述特征,建立了京北地热田地热系统的成因模式并定义为京北中低温对流型地热系统.
推荐文章
四川巴塘地热田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水文地球化学
同位素
硅-焓模型
热储温度
巴塘地热田
太行山东南麓断裂带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水热成因模式
水文地球化学
地热成因
热储温度
氢氧同位素
太行山东南麓断裂带
海南省陵水县高峰地热田水文地球化学特征与 成因分析
地热水
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热储温度
地热水年龄
地温场
热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京北地区热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与地热系统的成因模式
来源期刊 地震地质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热水 地温场 水文地球化学 地热系统模式 京北地热田
年,卷(期) 2006,(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19-429
页数 11页 分类号 P3
字数 622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06.03.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吕金波 49 361 9.0 18.0
3 车用太 74 1010 18.0 27.0
4 刘成龙 50 657 14.0 23.0
5 郑桂森 37 359 11.0 17.0
8 王继明 22 200 8.0 13.0
9 刘振锋 3 46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9)
同被引文献  (79)
二级引证文献  (68)
195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8)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1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7(19)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8(1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1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20(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热水
地温场
水文地球化学
地热系统模式
京北地热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震地质
双月刊
0253-4967
11-2192/P
16开
北京市9803信箱
82-809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55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469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