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摘要:
对用于新型压水堆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的热工水力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该系统利用3个相互耦合回路的自然循环把停堆后的堆芯余热排出.在一维质量、动量和能量守恒方程的基础上建立了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的数学模型,并编制程序对模型进行了数值求解,模拟了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的瞬态特性.计算分析了冷热芯位差和余热交换器换热面积对系统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参数的变化趋势是合理的.冷热芯位差和余热交换器换热面积越大,对系统越有利.
推荐文章
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瞬态特性分析
RELAP5
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
自然循环
瞬态分析
全厂断电事故下 AP1000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瞬态特性数值分析
A P1000
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
自然循环
全厂断电
瞬态分析
基于密度锁的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特性分析
密度锁
非能动余热排出
RELAP5/MOD3.2
200 MW低温核供热堆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动态分析
低温核供热堆
余热排出系统
动态分析
换热器
自然循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的瞬态特性数值分析
来源期刊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学科
关键词 余热排出系统 自然循环 瞬态特性
年,卷(期) 2006,(5) 所属期刊栏目 专题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05-608
页数 4页 分类号 TL3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3-987X.2006.05.02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秋穗正 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 171 777 13.0 19.0
2 苟军利 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 17 53 5.0 6.0
3 贾斗南 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 80 518 14.0 17.0
4 樊普 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 4 27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余热排出系统
自然循环
瞬态特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月刊
0253-987X
61-1069/T
大16开
1960-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02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81310
论文1v1指导